返回

唐奇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观览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广府城西北的越王山(越秀山)下,山坳延伸而出的坡地;被宛如环臂一般的土石高墙,包成了一座小型的城围。而在城围之中,正响彻着噼里啪啦的火器放射声;偶尔还夹杂着零星炮声的轰鸣,震荡回响在其间。

而江畋就坐在其中,用来发号施令的门楼上,居高临下看着城围内,大型校场上的各色火器会操。这也是江畋代表通海公室,抵达广府之后为数不多的主动要求之一;也是藉此观察和评估南海公室的火器部队战力。

以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借鉴,或是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要知道,当下国朝大多数兵马的实战经验,未必还有南海公室的军队多;除了纵横南海、威压各方诸侯外藩的光荣水师外,还有大名鼎鼎的海兵队和射日营。

其中的海兵队,除配合光荣水师,进行跳帮登陆作战之外;同时也接受诸侯外藩的邀约,前往支援当地的攻战,或是防御外族的攻打;乃至镇压叛乱的臣下或是骚变的土族、蕃民、外夷;因此加强了火器攻坚手段。

而射日营,则是模仿朝廷大名鼎鼎的神机军;特许由南海公室建立的本地火器部队。只有在公室直属精锐的拱辰四卫中,才有编列一到两个营序;在待遇和粮饷上都高人一等,平时并不都在广府,而轮流分驻要点。

除此之外,在公室前朝的殿前诸班当中,同样有一只内臣、贵家、官宦子弟,所组成的火器序列/挺击队;作为公室日常出入护掖,巡游畋猎的仪卫之一;据说其中不乏娴熟出众的神射手。不过眼前这些显然不是。

或者说,至少江畋还没有脸大到,让南海公室出动殿前仪卫,为自己专门演示火器阵列和战术;而海兵队隶属于专门的海兵署总监,常驻在近海岛屿和峡湾的港口周边,没有公室的指令,不得进入内陆的特定区域。

因此,眼前正在进行会操演练的,正是一营拱辰后卫所属的射日军士。据说他们是不久之前,才从戍防距离最远的狮子洲(斯里兰卡岛);轮调回来准备加入,岭南本土推进的清剿作战,今天正是其回归后的初操。

只见他们穿着轻便的短布面甲和锁甲外披,深红色的束口衫胯,头戴遮护后颈的碟型盔;绑在身上的皮具插满了药瓶、引线、铅子匣等零碎物。手中拄着拐杖般的多棱长管火铳,在吹响的鸟哨和横笛声中依次而动。

有条不紊的清管、填药、垫弹;扳开、夹紧吹亮的引绳……宛如行云流水一般的,在阵列中放射出一排又一排的烟火阵阵;明明看起来装填并不快,却形同绵密持久的铅雨般,将那些预设的木靶草垛打得纷飞脆裂。

然后,在这些三五成行的火铳横阵、长列之间,又有手持刀牌或是短勾矛,身穿整片铁护胸和皮铠、头戴卷边圆盔的辅兵/战队;做作为填充和近战的掩护。部分人腰上还挂着中型的手弩,或是带箭匣的连发弩机。

另一部分则是背着扁箱或是背篓,疑似存放着子药和备件等五;就在这些火铳兵,依次推进射击的间歇;辅兵们也随着展开在两翼,提供测后方的遮护,或是进行牵制、骚扰性质的射击;又有少许骑兵在其中穿梭。

却同样是多持短管火铳的特殊骑兵,在马鞍上还挂着棒槌一般的三眼铳,略带弯弧的护手战刀,带缨子的小型锥矛;轻巧的横掠过火铳阵列边缘,像是转盘般依次放射短铳、三眼铳,又轻巧的挺刺、削切过人靶丛。

但在其中,杀伤力和威慑力最大的,却是隐藏在火枪阵列和辅兵的后方,十几门缓缓推进的中小型炮车;虽然发射的间歇较长,但每每轰鸣之时,都造成了成条、成片的蜿蜒伤害,轰裂和崩碎遭遇的土垒或是木栅。

事实上,虽然射日营名为营,但早已超过了国朝正常营序,应有的最大编制(1250员);而是一只马步炮诸兵,配属小而全的混成火器部队;而且,还有相当部分的车辆、辎重、畜马队没有到场,而达到近两千员。

虽然,在战场上不可能有敌人,会乖乖的保持阵型,守在原地呆板受死;但如此按部就班的杀伤效率和威势使然,还不免让绝大多数观临和见证者,不由的脸色肃然或是露出煞白、惊悸;唯有江畋神色如常的例外。

在另外的时空,他身为从无到有打下,一整个王国的郁金香王朝之主;又何止指挥过数倍、数十倍于此的火器部队;也面对过比这点场面,更加诡异和难缠的敌手。但这不意味着这些军士,就是徒有其表的花架子。

相反,江畋从种种的熟悉细节上,就能看出来;这是一只临阵经验的劲旅/百战精锐。虽然没有传统军事中,那种让人看一眼就头皮发麻,或是如坠冰窖的森森杀气;但却体现出孙子兵法中的静如林、动如山。

待命时安静淡漠,就像一根根木头;旗鼓响动后则动如山涛。在战斗杀戮中充斥着,一视同仁的冷澈和平静。举手投足少有多余动作,或是浪费力气的行为;显然是经过多次血战、苦战,保留大量老兵的老牌劲旅。

而且还不是那种,被打散后重建的新锐部队;而是一直在取得战果,始终百折不挠的军事传承。至少,作为临战经验相对不足的,夷州/东海军队的参照模板,是相对合格,甚至有些过头了,接下来就是如何交涉。

不过,这种事情多少有些敏感,江畋以为还会有一番周折,或是需要进过讨价还价,利益交换的流程;但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给予了回应和安排。或者说,这是对昨天遭遇贡院失火事件,某种变相补偿和遮掩条件

当然了,当江畋不动声色的询问起来,陪同的梁博文亦在言语间暗示,这其实是来自南海嗣君的一番心意和示好。按照南海公室治下的惯例和传统,主父/大君不在时,嗣君有资格亲自犒赏,或派人前来点阅会操。

想到这里,江畋也不吝赞美的夸奖几句;同时,也从专业的角度,对于某些细节提出了几个问题。然后不出意外的,就有几名身份不等的将校,被专门引到了江畋的面前,奉命一一回答问题,顺势介绍起更多细节。

然而在不多久之后,他们之中就有人,额头上开始冒出汗水;却是被江畋的话语中,越来越多专业性的问题,或是来自后世经验教训的可能性,给难住了。随着他们一个接一个的败下阵来,又换上另外一批人解答。

但最后还是难免无言以对,只能谦卑而恭顺的表示,其中有些探讨的理念,实在太过深奥和奇妙;以他们的智计已然不足以解答。是以,还请少君宽限时日;让他们回去群策群力的查找典故,找出一个合适解答来。

而在会操结束之后,江畋顺势留下了他们的名籍和出身,好让日后登门拜访时的传召方便。这时,他的初步目的才刚刚达成,这也是一个公开释放的信号。接下来,就轮到江畋身边的侍臣,进行各种运作和交涉了。

虽然,江畋本身前来广府,是抱着对付一时/见机行事的打算;但他们都各有潜在的任务和职责分派。比如,作为南海社最大的分支,东海社积累的对账问题,和评定会的席位更替;与广府的大宗贸易项目的追加谈判。

乃至夷州/东海公室的那些外逃乱臣、流放藩属的定位问题;东海与南海诸侯外藩之间的贸易争端,其中错综复杂的姻亲、宗族关系下,涉及藩邸、世爵继承的优先次序,涉及宗藩法度的裁断;都有大把的交涉需要……

然而,当第三天的操演结束之后;再也维持不住城府的梁博文,专程将江畋请到了,位于越王山中的某处。而后在这里,江畋却见到了一座,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型古代陵墓;以及建寨设垒守卫在左近的大量披甲军士。

“这又是什么状况,难道南海宗家的门下,都已窘困和堕落到,需得悖逆礼法伦教,暗中出兵盗掘古人山陵,以充用度的地步了。”江畋很有些不悦的冷下脸,挥袖转身欲走道:“余耻于尔等为伍,更不能苟同了。”

“君上留步!”“少君见谅!”“贵人有所误会了!”“事情并非如此。”这时有同步好几个声音,连忙响起来喊道:

喜欢唐奇谭请大家收藏:(m.25xsw.com)唐奇谭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