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造最强边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0章 闲情逸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腊月初八那场雪下得邪乎,鹅毛片子似的雪片往人脖领子里钻。叶明裹着狐裘窝在衙门后堂的藤椅里,脚边炭盆噼啪作响,手里捧着个黄铜暖炉——这玩意是他按记忆里热水袋的样式改的,灌上滚水能暖半日。

";大人,您要的羊肉锅子!";李天宝端着个铁皮炉子窜进来,脑门上的雪碴子都没拍干净。炉子中间竖着根烟囱,四周凹槽里红汤翻滚,切得纸薄的羊肉片在热气里卷着边。

武明堂拎着酒坛子后脚跟进,官靴在青砖地上蹭出两道泥印子:";城东张屠户刚宰的羊,说是专挑了吃肥田丹长大的...";话没说完就被叶明摆手打断。

";先别说公事。";叶明拿铁筷子搅了搅锅底,";今儿咱们就学那雪地里的鹌鹑——装会儿睁眼瞎。";

后堂支棱起八扇雕花木窗,外头雪片子打着旋往梅树上扑。那株老梅是叶明去年移栽的,这会儿虬枝上攒着雪疙瘩,冷不丁";啪嗒";掉进檐下的陶瓮里,惊得几条红鲤鱼直摆尾。

";要不说还是您会享福。";李天宝往锅里下了盘冻豆腐,";前几日我去陈府送文书,瞧见陈家主那厮裹着三层貂裘还直哆嗦...";

话音未落,西墙根传来";咯吱";一声。武明堂的筷子尖已经戳到窗缝边——那里积着半指厚的雪,正簌簌往下掉。

";是那窝狸猫。";叶明往窗外撒了把鱼干,";入冬前在粮仓逮老鼠的功臣,该赏。";

三人就着咕嘟响的锅子说闲话。武明堂讲起年轻时在北疆雪夜伏击戎狄,李天宝念叨老家腊月祭灶的糖瓜,叶明有一搭没一搭应着,手指头在结了霜花的玻璃上划拉。

突然一阵穿堂风卷着雪沫子扑进来,炭盆里的火星子蹦到案头的《安阳田亩册》上。叶明抄起茶壶浇熄了,泛黄的纸页上浮出圈水渍,正盖住陈家庄园的位置。

";这册子该重制了。";他摩挲着纸页边缘,";开春得上活字印刷,带水印防伪的...";

话还没说完,只听得檐角处的铜铃突然发出一阵杂乱无章的响声,仿佛被一阵狂风猛烈地吹动一般。众人皆是一惊,纷纷抬头望去,只见二十只灰扑扑的鸽子如惊弓之鸟般扑棱棱地飞落在梅枝上。

这些鸽子的爪子上系着一根根竹管,那竹管泛着青光,显得有些诡异。

武明堂见状,连忙快步上前,伸手将其中一根竹管摘了下来。他轻轻抽出里面的纸张,展开一看,竟是一张薄如蝉翼的桦树皮。

叶明见状,急忙凑上前去,就着炭火仔细端详起来。然而,随着他的目光逐渐扫过桦树皮上的文字,他的眉头却渐渐拧成了一个疙瘩。

“戎狄换了新王,说要拿三十车精铁来换咱们的肥田丹方子。”叶明的声音有些低沉,显然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震惊。

“做梦!”李天宝闻言,猛地将手中的白菜帮子摔进锅里,溅起一片水花,“那帮狼崽子去年还劫了咱们的粮车,现在居然还想打我们肥田丹方子的主意,真是异想天开!”

“不过,这精铁倒是个好东西。”叶明似乎并没有被李天宝的愤怒所影响,他若有所思地蘸着酒水在桌案上画起图来。

只见他的笔触如行云流水般在桌面上游走,不一会儿,一个弩机的轮廓便渐渐浮现出来。在箭槽的位置,他还特意标注了肥田丹的配料比例。

就在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雪不知何时已经悄然停歇。暮色如轻纱般笼罩着整个庭院,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青蓝色的薄纱。

而在那梅树的后头,忽然转出一个雪人来。这雪人的圆脑袋上,赫然插着一根红彤彤的糖葫芦,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想必是春妮午间玩耍时堆出来的。这会儿糖衣化了,在雪人脸上淌出两道红痕,活像血泪。

夜幕渐渐降临,房间里的光线也随之变得昏暗起来。就在这时,叶明突然站起身来,打破了屋内的沉寂。

“该掌灯了。”他轻声说道,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然后,他转头看向一旁的武明堂,吩咐道:“老武,去库房把去年存放的辣椒粉都搬出来。”

武明堂听到这话,猛地呛了一口酒,咳嗽了几声后,满脸狐疑地看着叶明,问道:“大人,您这是要开火锅铺子吗?”

叶明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继续说道:“北疆的狼骑向来畏寒,我们给他们准备一些见面礼吧。”说着,他走到炭盆旁边,用脚轻轻踢了一下,顿时,炭火被踢得飞溅起来,火星子在暮色中划出一道弧线,如流星般转瞬即逝。

叶明看着那道弧线,嘴角微微上扬,接着说道:“在肥田丹里掺入茱萸粉,然后用种出来的麦子磨成面粉……呵呵,到时候,他们可有得受了。”

李天宝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叶明和武明堂的对话,一言不发。他默默地往锅里下了最后几片羊肉,看着红汤在锅中翻滚,热气腾腾,与琉璃窗上的霜花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别样的画面。

然而,就在这时,房间里突然陷入了一片沉默。三人都不再说话,只有雪水从檐角滴落的声音,清晰可闻,“啪嗒,啪嗒”,仿佛是更漏在催促着年关的到来。

腊月的安阳城,空气里飘着糖瓜的甜香。叶明裹着件灰鼠皮袄子,袖口还沾着墨渍,慢悠悠地走在西大街上。

武明堂跟在后头,手里拎着个竹篮子,已经装了半篮乡亲们硬塞的炒瓜子。

";大人您瞧!";武明堂突然扯住叶明袖子,指着路边新开的铺子。三间门脸打通的大铺面,门楣上挂着";安阳联合商号";的烫金牌匾,底下小字写着";知府衙门认证";。

叶明眯眼细看,铺子里人头攒动。左边柜台卖的是安溪工厂出的铁器,中间摆着各村织娘的新式棉布,右边柜台最热闹——老匠人正在演示叶明设计的";自动算盘";,铜珠子噼里啪啦打得飞快。

转过街角就是粮市。往年这时候,陈记粮行的伙计都鼻孔朝天,今年却个个赔着笑脸。

叶明设计的";官斗";摆在最显眼处,铁皮包边的量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一个穿官服的小吏正给百姓讲解:";看这刻度,一斗就是一斗,谁也做不得假...";

";叶大人!";卖烧饼的老汉挤过来,手里油纸包着个热腾腾的糖饼,";尝尝新麦面!按您教的法子磨的,不牙碜!";

叶明掰开饼子,麦香扑鼻。面粉白得透亮,半点不见往年的砂石。

武明堂凑近低语:";大人,自打推行那什么...风力筛麦机,粮铺再没法掺石子充数了。";

正说着,远处一阵喧闹。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锦衣华服的胖子走来,竟是陈家庄园的陈家主。

陈家主满脸堆笑,老远就拱手道:“叶大人,您这法子真是厉害,如今这粮市公平了许多,我陈家也跟着受益啊。”

叶明淡淡一笑,道:“公平买卖,于大家都好。”

陈家主又道:“听闻大人为应对戎狄,有诸多妙招,不知能否让我陈家出份力?”

叶明心中一动,思索片刻道:“你若有心,便组织些人手,帮忙制作那掺入茱萸粉的肥田丹,种出特制麦子。”

陈家主忙不迭点头:“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办。”

说罢,匆匆离去。武明堂皱眉道:“大人,这陈家主向来精明,怕是有自己的算盘。”

叶明却笑道:“无妨,他只要肯做事,于我们总是有利。且看着他,若有不轨,再做处置。”

说罢,继续在集市中漫步,看着自己推行的种种举措让百姓受益,心中满是欣慰。

城南蒙学馆门口,二十几个孩童正在玩";算术跳房子";。地上用石灰画着格子,每个格里写着数字。

领头的小丫头辫子上系着红绳,正单腿跳着背口诀:";三五一十五,四五得二十...";

“这是谁教你们的?”

叶明走到跟前笑呵呵地问道。

";春妮姐姐教的!";孩子们看见叶明,呼啦围上来。有个缺门牙的男孩举起个木制玩具——正是叶明设计的";乘法转盘";,转一下就能出个算术题。

馆内传出清脆的算盘声。透过新装的玻璃窗,叶明看见春妮正在教珠算。黑板上挂着大幅《农具图解》,孩子们的小手在算盘上拨得飞快,竟是在计算曲辕犁的受力角度。

城西铁匠铺的烟囱里,一缕缕青烟缓缓升起,仿佛是铁匠铺的呼吸一般。

叶明来了兴趣带着武明堂就走了进去,他们刚刚踏进铁匠铺的院门,就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咣当”声。这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铁匠铺的心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他定睛一看,原来是新式的铁锤正在锻打犁头。老师傅不再像以前那样抡起大锤,而是轻松地摇动手柄,铁砧上的熟铁块在机械锤击下,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乖乖地变形。

“省力啊!”老师傅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他指着墙上的齿轮图,自豪地对叶明说:“这可是按照大人给的尺寸做的传动组,有了这个,老汉我一天能打三十把锄头呢!”

叶明不禁对这新式的弹簧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仔细观察着齿轮的转动和铁块的变化,心中暗自感叹:这小小的发明,竟然能给铁匠的工作带来如此大的改变。

接着,叶明来到了铁匠铺的后院。这里比前院更加热闹,几个木匠正围着一台怪模怪样的家伙什。这台机器看起来有些奇特,它有一条长长的锯条,而且是通过脚踏来驱动的。

这正是叶明按前世记忆设计的带锯条的脚踏式锯木机。此刻,这台锯木机正欢快地工作着,将一根根圆木切割成均匀的板材。木屑在空中飞扬,仿佛是一场木屑的盛宴。

然而,在这木屑飞扬的环境中,有一个人却显得有些狼狈。武明堂站在一旁,不停地打着喷嚏,显然是被木屑呛到了。

叶明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的设计不仅让铁匠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也让木匠们的效率大大提高。

当他路过茶馆时,突然听到里面传来了醒木的声音。叶明不禁驻足细听,原来是说书人正在讲述一段新编的《叶知府三打陈家庄》。

说书人的声音抑扬顿挫,生动地描绘着故事情节。最让人叫绝的是,说书人的桌子上还摆放着一个微型的水车模型。每当说到关键的地方,说书人就会轻轻转动水车模型,那水车便会吱吱呀呀地转上两圈,引得茶客们连连叫好。

";大人要听全本!";茶馆老板眼尖,忙不迭端出芝麻糖,";您发明的';活字印刷';可帮了大忙,现在话本子便宜了一半...";

斜对面的药铺前支着口大锅,学徒正搅拌着粘稠的药膏。叶明凑近嗅了嗅,是改良版的";冻疮膏";——掺了辣椒素和薄荷油,配方还是他去年冬天琢磨出来的。

安阳河边的变化最大。二十架新式水车沿河排开,有的在磨面,有的在纺纱,最下游那架居然在驱动个铁匠铺的风箱!洗衣妇人们蹲在青石板上说笑,棒槌声里夹杂着新鲜事:

";听说东村王寡妇学了新织法,一天能织三丈布!";

";官仓在招女账房哩,会算加减就能去!";

叶明设计的";公共洗衣台";很受欢迎。水泥砌的台面斜着排水,底下还通了地龙,寒冬腊月也不冻手。几个小媳妇偷瞄着叶明笑,把皂角搓出了满盆泡泡。

日头西斜时,城门口支起了夜市摊子。往年这时候只有卖烤红薯的,今年却五花八门:安溪工厂的学徒在卖铁皮小玩具,织娘们摆出了新式头绳,最抢眼的是那个卖";夜光石";的摊子——其实是叶明教他们用磷粉处理的鹅卵石。

";糖葫芦!新麦芽熬的糖稀!";小贩的吆喝声格外响亮。叶明买了两串,山楂个个饱满,糖衣晶莹剔透。武明堂咬得嘎嘣响:";比往年的脆生!";

路灯次第亮起。这是叶明设计的灯,玻璃罩里燃着掺盐的油脂,照得半条街亮如白昼。灯下聚着帮孩童,正用炭笔在青石板上演算,输的要给赢家一颗糖。

喜欢打造最强边关请大家收藏:(m.25xsw.com)打造最强边关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