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昊”量子计算机展现出颠覆性的计算能力,为人类基础科学研究注入强心剂的同时,远在数千万公里之外的火星,“新华夏”基地的建设也从未停歇。
第一批十二位开拓者,在基地 AI“祝融”和后勤 AI 机器人的辅助下,不仅成功适应了火星的严酷环境,完成了初步的科学考察和资源勘探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验证了未来智能设计的火星基地生命维持系统和资源循环技术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
既然生存已经得到保障,那么,扩大规模,迎接更多同伴的到来,便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下一步。
在“望舒宫”月球基地轨道船坞完成“林风号”探测器的初步建造后,一部分工程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被调往了火星。
依托从月球和地球运来的模块化构件,以及部分就地取材(利用火星土壤和岩石),在“祝融”AI 的统一指挥和工程机器人的高效施工下,“新华夏”基地一期扩建工程,仅用了短短八个月时间便宣告完成!
相比于最初的核心生活舱和实验室,扩建后的“新华夏”基地规模扩大了近五倍!
新增了更大规模的生态种植舱,足以满足上百人的基本食物需求;增加了更专业的材料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地质分析中心;扩建了居住区,拥有了更舒适、更人性化的生活空间;甚至还建设了一个小型的室内运动场和一个全息娱乐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地周边的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更大规模的太阳能阵列和备用核聚变能源站,提供了更充裕的能源;自动化的资源采集和运输管线,连接着附近的矿产点和水源地;一个小型化的火星车组装和维护车间也已投入使用。
“新华夏”基地,已经从一个最初的科考前哨站,初步具备了一个小型、自给自足的火星社区雏形!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很快就来了。
地球轨道上,第二艘“探索”级载人飞船——“探索二号”,搭载着精心选拔和训练的第二批火星移民,顺利启航。
这第二批移民,规模远超第一批,总人数达到了 88 人!
他们的构成也更加多样化,除了科学家和工程师,还包括了医生、教师、农业专家、心理学家、甚至还有艺术家和记者!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经过了“风 AI”系统基于生理、心理、技能、协作能力等多维度进行的严格筛选,并且在地球和月球基地接受了长达两年的、针对火星环境的强化训练。
他们,将是“新华夏”基地真正的“居民”,是人类在火星建立永久社区的基石。
又经过数月的航行,“探索二号”顺利抵达火星,登陆舱精准地降落在“新华夏”基地扩建后的新着陆坪上。
当气闸门打开,88 位新移民穿着宇航服走出登陆舱时,迎接他们的,是早已等候在此的第一批十二位开拓者。
“欢迎来到火星!欢迎来到新华夏!” 指令长张开双臂,激动地拥抱了第二批移民的负责人。
虽然隔着厚重的头盔,但那份跨越星海的、属于同类的激动和喜悦,清晰地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新老移民们互相问候、交流,分享着彼此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待。
看着眼前这近百人的“大部队”,第一批开拓者们心中感慨万千。一年多以前,他们踏上这片土地时,只有孤零零的十二个人。而现在,“新华夏”基地终于有了真正“人气”!
新移民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更多的人手和专业技能,更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活力,以及对未来更强烈的信心。
“新华夏”基地的规模,将因为他们的到来而迅速壮大。农业生产、科学研究、资源开采、甚至社区文化建设,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然,管理一个近百人的地外社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人际矛盾?如何在远离地球的情况下,建立起一套可持续的社会运行规则?
这些,都需要开拓者们和基地 AI“祝融”共同去探索和解决。
但无论如何,随着第二批移民的顺利抵达,“新华夏”基地正式从一个前哨站,升级为了人类在火星的第一个永久性定居点!
人类文明,向着成为跨行星物种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大步!
火星,正在变得越来越“热闹”。
喜欢重生高三:科技霸主归来请大家收藏:(m.25xsw.com)重生高三:科技霸主归来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