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事,”徐庶迟疑了一下,“世家那边已经有所动作。据报,范岄近日频繁与其他世家家主密会,又有几名世家出身的县令请病假,恐怕是在谋划什么。”
袁尚冷笑一声:“早就料到他们不会坐视。不过,现在朝廷圣旨在手,他们明面上不敢轻举妄动。暗中使绊,我们自有应对之策。你派人密切监视范岄等人的动向,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徐庶点头应下,却仍有顾虑:“主公,您这三大工程若成,对冀州改革确是大有裨益,但所需时间恐怕不短。那些世家未必会给我们足够的时间。”
“时间确实是个问题。”袁尚的眼中闪过一丝凌厉,“所以我们必须抢在他们之前行动。道路建设可分段进行,先确保关键路段畅通;工坊城可以边建设边使用,不必等全部完工;书院则需尽快启动,培养第一批人才。”
徐庶顿时精神一振:“明白了!主公是要打一场速度战。”
“正是。”袁尚颔首,“冀州的大格局已定,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比世家更快地完成布局。这次借流民之事推动三大工程,就是要在他们反应过来前,先发制人。”
徐庶沉思片刻,忽然想到一事:“主公,若要加速工程推进,不仅需要人力,更需要大量的工具和材料。这些若全由官府提供,恐增添不小负担。”
袁尚微微一笑:“我已想到了解决之道。可通过商会向各商户采购必要物资,以优惠条件换取支持。同时,鼓励工匠自带工具参与建设,官府给予额外补贴。”
徐庶闻言,眉头微挑,略带疑惑:“主公,此法虽好,然商会逐利,未必肯轻易配合。若优惠力度不足,恐难打动他们。再者,工匠自带工具,虽可减轻官府负担,但工具良莠不齐,恐影响工程质量。”
袁尚轻笑一声,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元直放心,商会之事,我自有把握。我会以未来工坊城的商铺优先租赁权,以及税收减免作为交换。商人重利,只要利益足够,他们自然会趋之若鹜。至于工匠的工具问题,可设立专门的验收标准,合格者方可参与,不合格者可提供低息贷款,助其更换。”
徐庶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主公思虑周全,如此一来,既能减轻官府负担,又能保证工程质量,实在妙哉!只是……”他顿了顿,面露难色,“如此大规模的采购和补贴,恐怕会引起世家的注意,他们会不会借机生事?”
袁尚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他们若想生事,尽管来便是。如今大势在我,他们掀不起什么风浪。再者,这些物资和工具,最终还是会流入百姓手中,这本就是惠民之举,他们若敢公然阻挠,岂不是自绝于民?”
徐庶闻言,心中的担忧稍减,但仍有些许不安:“主公所言极是,只是…范岄等人近日动作频繁,不得不防。”
袁尚摆了摆手,示意徐庶不必过于担忧:“范岄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徐庶一愣,略一思索,恍然大悟:“莫非主公是说…?”
袁尚哈哈一笑:“好了,元直,现在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落实各项计划。记住,我们要比世家更快,更狠,更准!让他们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徐庶抱拳应道:“遵命!庶定当竭尽全力,为主公分忧!”
袁尚看着徐庶离去的背影,直到那身影消失在门外,他脸上的笑意才缓缓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
元直是个好帮手,执行力强,能迅速领会他的意图,这让他省了不少心。这场与冀州世家的暗战,比拼的就是速度和效率,谁能更快地整合资源,更快地聚拢人心,谁就能掌握主动。
三大工程,听起来宏伟,但真正实施起来,其中的艰难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修路、建城、办学,哪一样不是吞金巨兽?尤其是前两者,对人力物力的需求简直是天文数字。
方才对徐庶说的采购物资、补贴工匠,虽能解一时之急,但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量,传统的建造方式还是太慢了,慢得让人心焦。
他踱步到窗前,望着庭院中一块铺路的青石板。这石材坚固,但开采、运输、铺设,无一不耗费时日。还有砌墙用的砖石和粘合用的泥浆……效率太低了。
冀州地域广阔,若按部就班地修路,没有三五年根本看不到明显成效。工坊城更是如此,一砖一瓦垒起来,猴年马月才能投入使用?等三大工程初见雏形,恐怕黄花菜都凉了,那些世家早就想出一百种方法来给他添堵,甚至可能已经联合起来发难了。
不行,必须找到更快捷、更坚固的办法。粘合剂……有没有比普通泥浆、糯米汁更好的东西?他记得一些关于“三合土”的记载,但那还不够,强度和凝固速度都差强人意。如果能有一种材料,遇水就能凝固,坚硬如石,那……
水泥!这个词猛地跳入他的脑海。一种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强度远超普通泥浆的胶凝材料。石灰石、粘土……这些似乎并不难找。若是有了水泥,无论是修路铺设路基,还是建造工坊城的墙体房屋,速度和强度都将是质的飞跃!一条水泥路,养护得当,用个几十年不成问题,可比现在的土路强太多了。
还有砖。现在的土砖烧制,费时费力,成品率低,强度也堪忧,遇上连续阴雨天都可能出问题。
若是能改良烧砖的窑炉,改进工艺,提高烧制温度和效率,生产出更规整、更坚硬的青砖甚至红砖……想到这里,袁尚的眼睛亮了起来。水泥加上新式砖窑,这简直是为他这三大工程量身定做的加速器!
他几乎能想象到,当一条条坚固平坦的水泥路面迅速在冀州大地上延伸,一座座高大坚固的工坊拔地而起时,那些还在背后偷偷摸摸搞小动作的世家会是何等目瞪口呆的表情。
他们或许还在琢磨着怎么囤积木料、石材来卡他的脖子,却根本想不到,他要用的,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
他转身回到案前,心中的计划已然清晰。得尽快找几个可靠的、脑子活络的工匠,先把水泥和新式砖窑的试验搞起来。
这东西一旦成功,将是他手里又一张王牌,一张足以彻底改变冀州格局,让所有对手措手不及的王牌。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5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5小说网!
喜欢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请大家收藏:(m.25xsw.com)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