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凑近罗洪,从怀中拿出火器的图纸递给罗洪,细细地交待着,每一个字都说得无比郑重。
“这两天,我就会安排机会让对方的人来救你。这火器的图纸你一定要贴身藏好,这可是你保命的根本……”
“王爷,这图纸是真的吗?我们这会不会本钱太大了?”
罗洪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轻声问道。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对如此重大的决定有些担忧。
“是真的,假的哪能哄过多尔衮他们?没事,这火器的秘密也保不了多久,还不如提前给你做投名状。”
周云耐心解释着,说到这,突然话锋一转,“我已安排好暗影司,你过去后,会有人与你联络,联络暗语是……。
虽说与你联络的人都是信得过的人,但你还是要多留个心眼儿。
过去后,等站稳脚跟,你再联系刘洪超,具体的情况,到时由联络人与你交待。”
罗洪感受到周云心中对他的歉意和浓浓的关怀,鼻头又是一酸,泪水差点再次夺眶而出。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这么多年的点点滴滴,那些委屈和小心翼翼,此刻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一阵唏嘘。
周云又对罗洪交待了些其他事项后,便缓缓起身,准备离开。
“王爷……保重!”罗洪望着周云的背影,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
周云正出门的身形猛地一滞,像是被这简单的两个字击中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情绪,而后拉开门,大步走出了房间。
罗洪与金声桓并没有被关入牢房,两人分别被关在一间房内,说是软禁,倒更像是一种特殊的保护。
周云出来后,外面的人瞬间呼啦一下都围了上来。
“王爷息怒!”
“王爷,这罗洪不值当您这么生气啊!”
“王爷,您消消气。”
众人七嘴八舌地劝慰着周云,眼神中满是关切。
周云像是在努力平复心情,沉默了片刻后,冷冷说道:“天作孽亦可活,人作孽不可活,唉!现在就押入洛阳府衙大牢吧!”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
说完,周云带着李安,看都没看金声桓一眼,径直离开了亲卫营,准备返回行辕。
一路上,他面色阴沉,思绪早已飘远。
周云回到行辕后,摒退了下人,将自己一人关在书房内。
他缓缓走到书桌前,坐了下来,双手撑着额头,默默思考。
罗洪的事情,他很早之前就开始精心谋划了。
知晓这个计划的,只有孙明远、李岩和方云海少数几人。
自从清廷组建粘杆处后,这个计划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起来,其最终目的,是要在清廷的军队中安插自己的兵马。
一来方便拉拢其中的汉人将领,壮大己方势力;
二来则是为有可能进攻北京时做打算,预防北京城遭到大规模的破坏。
如果派人冒然投降清军并非不可行,但这样做绝对不会受到重用,只能在清军的外围打转,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当初安排刘洪超打入清军中,刘洪超带着残兵去洛阳投靠阿济格,可结果却不被重用,被打发到了陕西的蓝田县驻守。
那地方简直就是在外围的外围,根本无法对己方起到任何策应的效果。
所以自己才决定启用另一个计划,那就是要找一个让清廷真的相信是真心投靠他们的人,从而打入清廷内部并受到重用。
要找的这个人对于清廷来说,在自己的夏军中要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弄到令他们心动的机密的能力。
且这人还要经过清廷情报机构长时间的考验,证实确实是夏军中的败类,但却是他们清廷的可利用之材才行。
可这人选实在是不好确定。
第一,这人必须是自己十分信任之人,绝对不能有叛变的可能。
要不然,人家要是来个假戏真做,自己这边可就彻底沦为笑柄了,造成的损失更是根本无法控制,至于具体会有多大损失,在那时谁也无法预料。
第二,此人要先前在明面得到自己的信任,在夏朝中有一定的地位,准确的说要能够接触到夏军机密。
但同时,与自己关系太亲密、有着太多共同利益也不行,如自己的小舅子王石虎或李安等,清廷难以完全相信;
可要是与自己关系太疏远,又没有清廷可利用的价值,难以接触到夏军机密。
思来想去,最初他觉得孙明远较为合适,可人家老爹却是前明督师孙传庭。
这样的身份背景,且他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拿来执行这个计划有点大材小用,无疑他不太适合参与这个计划。
接着他想到了杨亮,可他们在自己阵营中资历又不够,且是自己的班底之一,实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后来他又想到了高云伍,周云将这计划说与李岩和孙明远商议时,两人一致表示反对。
因为高云伍负责的向云社这个社团,对夏军的影响实在太大,若是他参与这个计划,很可能会给夏军带来难以估量的波动。
这时,孙明远推荐了罗洪。
他一直十分看好罗洪,多年来也在精心培养他。
罗洪性格坚毅,对周云也是忠心耿耿,又出身低微,从底层一步步打拼上来。
唯一看似不太合适的地方,就是罗洪性格豪爽,在一些人看来这或许是个短处。
可李岩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非但不是短处,反而是长处,因为这种性格可以成为绝佳的伪装,让人更容易迷惑敌人,从而骗过清廷的眼线。
罗洪,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个秘密计划的执行者。
当他接到通知赶来见自己时,孙明远将整个计划和盘托出,问他是否愿意。
罗洪听完,没有丝毫犹豫,一口应承下来。
见状,当时自己急忙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详细说与他听。
着重强调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需要潜伏许多年,甚至可能会导致曾经的兄弟朋友反目成仇。
罗洪神情坚定,掷地有声地说道:“旅帅找我,这就说明旅帅需要我罗洪,罗洪愿为旅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喜欢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请大家收藏:(m.25xsw.com)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