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晓峰赶到大门口时,常春建正在跟门口值班的警卫聊着天,那场景丝毫没有违和感。若不是仔细看常春建穿着的皮鞋跟行政夹克,简直感觉不出这是一位市政府领导。
常春建下班后仿佛卸下了工作时的严肃面孔,跟警卫聊天一脸随和,还时不时还拍一拍警卫的肩膀,就像邻里之间唠家常一般。
李晓峰没有打断领导的交流,快跑到门口的时候慢了下来。
常春建眼角余光瞥见李晓峰跑过来,便结束了和警卫的聊天,转身面向李晓峰。
“领导,让您久等了。”李晓峰略带歉意地说道。
常春建摆了摆手,“下了班,我们之间就不分什么领导、下属,我比你大十几岁,你就喊老哥就行。”
“那我就僭越了,领导你别见怪。”在外边喊领导确实不合适,李晓峰也没推辞。
“行了,都是一张嘴两条腿,没有僭越一说。说来我也挺失败,在咱们市政府大楼工作一年了,竟然还没逛过仅仅隔了一条街的夜市,李老弟,你可要带我吃点好吃的。”常春建无奈地摇了摇头。
“既然市~~老哥你开口了,我一定让老哥吃的舒坦。”李晓峰立刻回应。
随后,两人并肩朝着夜市的方向走去。此时,下午六点的天空已经完全被夜幕笼罩,夜市里早就热闹非凡,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行人。
李晓峰带着常春建从夜市的这一头慢慢走到另一头,沿途顺便挑选了几样自己平日里吃着比较可口的美食,铁板鱿鱼、葱香豆腐、粉丝扇贝、醉仙鸭。
常春建也没闲着,在路过麻辣羊头的摊位时,他停下脚步,买了一份。随后又拌了份凉菜,炸了个鸡柳。
起初李晓峰还以为常春建身为领导,可能不太适应夜市这种拥挤的环境。没想到常春建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游刃有余。他时不时还驻足问问商品价格,跟摊主讨价还价几句,从穿着上看是个领导,可这行为举止,妥妥的市井小民模样。
当然,夜市的位置就跟市府大楼隔了一条街,这里经常会有身穿正装的公务员来吃饭,对于常春建的穿着,两边的小贩早就见怪不怪了。他们依旧热情地招呼着顾客,熟练地做着生意。
李晓峰带着常春建一直走到尽头的一家火锅店,这是他上次请武千秋跟韩北景吃饭的地方。这家火锅店除了价格稍贵以外,其他方面都还说得过去。
“老哥,这家的火锅味道挺不错的,您可以尝尝。”李晓峰笑着介绍道。常春建看着装修典雅的火锅店,不由得点了点头,感受着冬天夜晚的丝丝寒意,他觉得大冬天确实适合吃火锅,也想进去尝尝味道。
两人走进店内,李晓峰要了一间两人包间。自己倒是无所谓,可常春建身为领导,万一被人认出来就不好了,到时候指不定会有一堆人来套近乎,打扰领导吃饭的雅兴。
店主热情地将他们带到二楼的一个包间坐下。李晓峰熟练地点了几样招牌小吃,又询问了常春建的意见,点了一个鸳鸯锅,两盘羊肉,两盘牛肉。常春建看着菜单,对李晓峰的安排很是满意,点头说道:“嗯,你想得很周到。”
待菜上齐,李晓峰轻轻关上门,然后,他从兜里掏出了那个矿泉水瓶。
“老哥,要不要喝上一杯?”说着李晓峰就拧开了矿泉水瓶,随着瓶盖打开,一股浓郁的陈年茅台酒香瞬间弥漫了出来。
“哈哈,你小子,闻味道这酒就不错。”常春建笑着端起了酒杯,示意李晓峰往里倒。既然都让李晓峰喊自己老哥了,常春建此时也不在乎举着酒杯倒酒这种小事了。
李晓峰这次让常春建喝酒,正合常春建的心意。本来因为京都之行不太顺利,心情有些郁结,喝点酒正好可以释放一下压力。
李晓峰先将常春建的酒杯倒满,随后也给自己满上一杯。他端起酒杯,“老哥,这第一口我敬您,感谢您的器重与照顾。”说完,李晓峰仰头喝了三分之一。
常春建见状,也试探性地将酒杯端到嘴边,轻轻抿了一口。随后,他眼睛陡然一亮,那醇厚的口感和浓郁的酒香让他陶醉,他忍不住跟着喝了一大口。
“晓峰,这是有年份的茅台?”常春建有些惊讶地问道。
“老哥一口就尝出来了,二十年的陈酿。”李晓峰笑着回应道。
“怪不得,比我喝过的茅台味道更加醇厚。不过晓峰你赚点钱也不容易,不要为了招待我而去特意花销。”常春建一脸认真地说道,他这是真心不想让李晓峰浪费钱。之所以没怀疑是李晓峰贪污所得,是因为李晓峰入职时间太短了,从毕业以后入职起,满打满算也就五个月,谁会这么眼瞎给一个刚入职的新人送礼,而且一送还是价值上万元的陈年茅台。
李晓峰自信地笑了笑,说道:“领导,你放心吧!我知道轻重,这些酒我买了一两年了。我现在也不缺钱,不知道您看没看过《明朝有些事儿》,那是我高中的时候写的,当时光稿费就赚了几百万,还不算后面开发电视剧的费用。”
常春建听闻,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明朝有些事儿》这本书在官场很多人都看过,他自己也不例外。书中对官场那些门道的描写深入浅出,分析得鞭辟入里,让很多公务员都将其奉为神书。没想到,这本书的作者此刻就坐在自己面前。
常春建不禁对李晓峰刮目相看,能写出那样的书,同等背景下在官场真没有几个人能玩过李晓峰。他由衷地给李晓峰竖起大拇指,赞叹道:“老弟,厉害!喝一个。”说完,常春建再次端起酒杯,和李晓峰碰杯后,喝了一大口。
两人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喝着酒,气氛愈发融洽。
酒喝多了,常春建的话匣子也彻底打开了,李晓峰算是自己在官场自己最亲近的人了,两人一荣俱荣,不相信李晓峰相信谁。
常春建开始跟李晓峰讲述自己在京都的经历,没有具体说去见了谁,但也大致跟李晓峰讲出了面临的困境。
喜欢重生后才知自己是红三代请大家收藏:(m.25xsw.com)重生后才知自己是红三代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