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欢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窗外的月色,思考着接下来与江义的对抗。
公开辩论固然重要,但对付江义这样的商人,单靠辩论还不够。
她需要更全面的策略。
“曹安,你在市井中混迹多年,可知道哪些商户曾被江义欺压过?”
沈清欢问道。
曹安思索片刻,回答:“江义做生意向来霸道,得罪过的人不少。
东城的布行老板赵掌柜,去年被他以次品充好货的名义逼得关门。
还有西市的粮油商刘老板,因不肯并入江义名下而被断了货源。
南边杂货铺的王掌柜,也被江义收了铺面,现在只能在城外摆小摊。”
沈清欢点头:“这些人可愿意站出来作证?”
“恐怕难。”曹安叹气,“江义势大,他们都怕惹祸上身。”
“不需要他们公开站出来。”沈清欢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我们只需要他们的证词和证据,用在合适的地方。
曹安,你去联系这些人,只说是为了还他们公道,不必提我的名字。”
曹安领命而去。连日来,他走访了十几家曾与江义有过节的商户,耐心听取他们的遭遇,收集证据。
很多商户起初不愿开口,但得知有人愿意匿名替他们讨回公道,渐渐吐露实情。
三天后,曹安带回了一沓证词和账本。
“小姐,这是赵掌柜提供的账本,证明江义如何抬高原料价格挤压他。
这是刘老板的货源合同,上面有江义手下人威胁的字迹。
还有王掌柜被强买铺面的不合理价格证明。”
沈清欢仔细翻看这些材料,嘴角微微上扬:“这些足够了。
下一步,我们需要让这些信息以合适的方式流传出去。”
她拿起纸笔,写下几个名字:“曹安,这几位是京城德高望重的老商人,你与他们相熟吗?”
曹安看了看名单:“程老、杨掌柜和冯先生我都认识,他们都是做了大半辈子生意的老人,在商界很有威望。”
“很好,请他们明日在悦来茶楼喝茶,就说我想请教几个商业上的问题,切记不要提江义。”
次日午后,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商人齐聚悦来茶楼。
这家茶楼位于京城最繁华的街道,是商人们常去的地方。
沈清欢提前到达,选了个能被周围人听见的位置。
她谦虚地向几位老商人问安,然后慢慢引导话题。
“几位前辈在商界打拼多年,一定见过许多经商之道。
我常听人说,商人重诚信,不知几位如何看待?”
年龄最长的程老捋着胡须道:“商场如战场,但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诚信为本。
没有诚信,纵使一时得利,长久不了。”
沈清欢点头称是,又道:“可我听说,有些商人却靠欺压同行、以次充好得了不少好处,这又该如何看?”
程老皱眉:“那不是正道。”
这时,沈清欢微微示意,一位伙计送上热茶和点心。
她趁机从袖中取出几份材料,递给几位老人。
“偶然得到这些,不知几位看后有何感想?”
几位老商人翻看材料,脸色渐渐变得严肃。片刻后,杨掌柜拍案道:“这种做法实在不该!
商道本该公平竞争,怎能如此欺人太甚!”
冯先生也摇头:“此等行径,有违商道。要我说,这种商人早晚会遭到报应。”
程老沉声道:“我认得这个字迹,是江义的管事苏平写的。
没想到江家竟做出这种事。”
周围的茶客听到江义的名字,纷纷竖起耳朵。
程老等人的身份使他们的话极具分量。
谈话结束后,沈清欢谢过几位老人。她付过茶钱,对店小二道:“这位老人的茶钱我已付了,请好生照顾。”
回到住处,沈清欢对曹安说:“第二步完成了。
接下来,是时候让更多人知道江义的所作所为。”
她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传单,交给曹安:“明天一早,让人在城中几处繁华之地散发这些传单,但一定要小心,不要被江义的人发现。”
曹安接过传单,看了看上面的内容:“'京城商铺买卖需谨慎,某家铺面以次充好、缺斤少两'...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江义的名字,但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指的是谁。”
“正是如此,点到为止。”沈清欢说,“直接指名道姓反而会让人反感,这样既能引起民众警惕,又不会被视为恶意中伤。”
次日清晨,京城几处繁华街道同时出现了散发传单的人。
那些传单虽然没有署名,却详细列举了某些商铺的不良行为,包括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等。
许多市民看后议论纷纷。
“这说的不就是江记商铺吗?我上次在那买的绸缎确实差了些。”
“听说江家做生意不讲道义,原来是真的。”
“以后还是小心些好,别在他家买东西。”
传单的出现,加上前几日老商人们的谈话被传开,让江义的商铺突然成了众人议论的对象。
许多本来打算去江记商铺购物的人改变了主意。
五天后,沈清欢收到消息:江义的几家主要商铺客流量明显减少,有些铺面甚至一整天只有寥寥几位顾客。
江义得知此事,顿时暴怒。他亲自前往东城的主店查看情况,看到门前冷落的景象,脸色铁青。
“这些传单是谁散发的?”江义厉声问道。
店掌柜战战兢兢地回答:“不知道,我们派人去查了,似乎是几个不起眼的小贩所为,但找不到他们的下落。”
“肯定是沈清欢干的!”江义咬牙切齿,“她是想在公开辩论前毁我声誉!”
江义立即召集手下人马,一方面加强对商铺的管理,确保不再出现任何问题;另一方面派人四处澄清,强调传单内容是恶意造谣。
但舆论一旦形成,很难轻易扭转。江义不得不亲自拜访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商人,希望他们能为自己说话。
沈清欢得知这一消息,满意地点了点头。她的计划已经初见成效:江义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应对舆论危机,无暇全力准备地皮竞争的事情。
就在此时,曹安前来汇报。
“小姐,我查到了一些关于李文峰的消息,但很奇怪,关于他的信息非常模糊。”
沈清欢放下手中的毛笔:“具体说说。”
“我向几位老熟人打听,他们都说见过李文峰,但对他的来历说法不一。
有人说他是从南方来的富商之子,有人说他是朝中某位大人物的侄子,还有人说他是江南某位隐退官员的后人。
更奇怪的是,他似乎在半年前突然出现在京城,之前几乎没有人见过他。”
沈清欢眉头微皱:“这个人身份成谜,却三番两次帮我,目的何在?”
曹安补充道:“我还发现,李文峰虽然经常出入商贾场所,但似乎并无实际生意。
他交往的都是京城各界有影响力的人物,仿佛在建立人脉网络。”
“有意思。”沈清欢思索片刻,“这个'李文峰'恐怕另有身份。
我们先不点破,继续观察。如果他再来,一切如常,但要多留个心眼。”
曹安点头:“小姐说得是。那关于舆论战的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动?”
“静观其变。”沈清欢看着窗外,“江义正忙于应对危机,这正是我们准备公开辩论的好时机。
告诉那些提供证词的商户,随时准备进一步行动,但暂时不要打草惊蛇。”
傍晚时分,沈清欢站在院中,看着远处华灯初上的街市。
她知道,接下来的地皮争夺将是一场硬仗,但通过这场舆论战,她已经为自己创造了有利条件。
喜欢庶女开铺:我靠美食当上商业女王请大家收藏:(m.25xsw.com)庶女开铺:我靠美食当上商业女王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