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室倾覆,中原大地改天换日,江湖亦历经数番血雨腥风。这日,赵敏于密室寻得线索,其上字迹虽经岁月侵蚀,却仍可辨,顺着线索所指,她来到了大都城内一条深巷之中的布庄。这布庄外表朴实无华,招牌上的漆色已然斑驳。
赵敏踏入布庄,掌柜的正低头整理布料,听闻脚步声抬起头来,目光触及赵敏面容的瞬间,整个人如遭雷击,手中布料“啪”地落地。待他看清来人,眼中先是闪过一丝不可置信,紧接着惊喜交加,声音颤抖地喊道:“郡主,真的是你吗?”
赵敏心中亦是波澜起伏,快步上前:“是我!我就是看到王府密室的提示,才寻到这里来的。你快告诉我,父亲现在在哪里?他老人家现在一切可好?”老仆人长叹一声,神情落寞:“郡主,自元朝灭亡,王爷心灰意冷,便隐姓埋名,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又不敢公开去找你们,怕朝廷追究而牵连到你们,因此派老奴在此守了多年,就盼着郡主寻来,能给您传个信。王爷现在城外西山之上的道观修行。”
赵敏听了,眼含热泪,与张无忌商议后,决定第二日便出发去见父亲。第二日天还未大亮,启明星尚挂在天际,二人便备好快马,出了大都城。城外青山连绵,桃花灼灼,溪流潺潺,本是一派旖旎春景,可赵敏与张无忌满心焦虑和渴望,巴不得早一刻赶到西山,根本没有心思欣赏这些风光。
行至半山腰,道路愈发崎岖,岔路众多。他们向路过的樵夫打听,樵夫却神色慌张,连连摆手,匆匆离去。张无忌皱眉道:“敏敏,此处恐有蹊跷。”赵敏秀眉紧蹙,沉思片刻:“不管如何,我们先按老仆所言,往道观方向探寻。”
又前行数里,前方突现三条岔路,每条皆被茂密树林遮掩,难以分辨。正踌躇间,一位采药老人拄着拐杖缓缓走来。张无忌上前拱手,礼貌问道:“老丈,请问去往山上道观该走哪条路?”老人抬眼打量二人,目光在赵敏腰间玉佩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异样,抬手朝中间那条路指去:“沿此路前行即可。”
二人依言前行,可越走越觉阴森,四周静谧得可怕,连鸟叫声都听不到。突然,一群黑衣人从两侧树林中蹿出,将他们团团围住。这些黑衣人手持利刃,目露凶光。张无忌迅速将赵敏护在身后,运起九阳神功,周身气息鼓荡。
为首的黑衣人冷冷一笑:“留下身上钱财,逃命去吧,否则只有死!”张无忌冷哼一声:“凭你们几个小毛贼,光天化日之下,我看你们是找死!”言罢,身形如电,率先向黑衣人攻去。赵敏也不甘示弱,手中宝剑出鞘,剑花闪烁。一番激战,黑衣人虽人多势众,但张无忌武功卓绝,赵敏又机警过人,两人配合默契,黑衣人渐渐落了下风,最终一声哨声下狼狈逃窜。
摆脱黑衣人后,两人继续赶路,直至日头偏西,才寻到那座道观。道观红墙斑驳,琉璃瓦在余晖下泛着柔和的光,周围古木参天,山风拂过,送来阵阵松涛声。
二人走进道观,一位身着青色道袍、鹤发童颜的道长迎了出来。赵敏上前施礼:“道长,请问这里是否住着一位曾经的王爷?”道长微微一笑,目光如炬:“女施主,此处确实住着一位曾经的王爷。不过,他是否愿意见你们,我得先去通报一声。”
赵敏拱手作揖道:“麻烦仙长通报,就说他老人家不孝的女儿女婿过来看望他了!”
片刻后,道长出来,微笑道:“王爷愿意见你们,请跟我来。”赵敏心跳加速,紧紧握住张无忌的手,跟着道长走进道观后院。只见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人负手而立。赵敏一眼认出,正是日思夜想的父亲汝阳王。她眼眶一热,快步奔上前:“爹,不孝的女儿来看您了!”
汝阳王转过身,眼中泪光闪烁:“敏敏,我的女儿,你终于来了……”三人在石桌旁坐下,汝阳王缓缓讲述这些年的经历。自元朝覆灭,他心灰意冷,便隐居于此,每日诵经参禅,修身养性。
张无忌和赵敏也向汝阳王说起这些年的经历,从光明顶之战到江湖纷争,从明教的发展到两人的感情。正说着,一位侍卫匆匆走进来,单膝跪地:“王爷,皇上派使者来了,说是要召见张教主和郡主。”
张无忌和赵敏对视一眼,心中明白,这燕京之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帷幕 。他们清楚,这足以表明,两人回到燕京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新皇的眼皮底下了,很有必要解释其中的误会。在协助四殿下走向顶峰的过程中,他可以信任倚重明教和张无忌,一旦他走上了天下人膜拜的顶峰,他还能不能对明教和张无忌信任有加一如既往的放心呢?
山风依旧,道观内烛火摇曳,似在诉说着江湖的风云变幻永不停歇。
喜欢后倚天屠龙记请大家收藏:(m.25xsw.com)后倚天屠龙记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