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黄忠对臧霸在泰山郡发起进攻的同一时间,鲁肃也领兵五万,从琅琊郡,向北海国与东莱郡同时发起了进攻。
北海国原本是孔融的属地,孔融在此教化多年,也是大儒郑玄的老家。原本先是公孙瓒麾下大将田楷与袁绍之子袁谭争夺青州。
两人连年大战下来,导致此地民生破败,孔融也受不了二人,随即正好张固约其修书。孔融就离开北海,前往广陵。
而随着袁绍的失败,青州也变成了曹操的地盘。好就好在青州这次权力交接之时,并没有发生太多的战乱。
自从袁绍死后,袁谭和袁尚为了继位而发生争执,最终袁谭一怒之下,选择投降曹操。曹操为了笼络袁谭,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袁谭。
只不过似乎是投降之后又觉得后悔,袁谭便一直密谋反叛曹操。可是袁谭此人实在心智不行,又害怕自己的密谋会被曹操发觉,于是开始整日疑神疑鬼。
就在这胆战心惊的日子之中,袁谭很快就病死,此时距离袁绍去世也不过一年的时间!
不过随着袁谭的离世,青州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动乱。于百姓而言,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只不过如今北海的宁静又被打乱,鲁肃已领兵五万直扑北海而来。
此时的北海守将为夏侯惇之弟夏侯廉,因为夏侯惇推荐的关系,夏侯廉被曹洪安排镇守北海,其麾下三员副将,分别是韩莒子、史涣和赵睿。
只不过当鲁肃领兵而来之时,夏侯廉在鲁肃与周泰、蒋钦和刘晔等人强大的攻势之下,根本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况且,鲁肃这次为了能更好的攻下北海,更是将郑玄之子郑益借调至麾下,以郑益作为郑玄之子和孔融之徒的双重身份,在北海国简直有着非常大的号召力。
从鲁肃攻入北海之后,沿途由郑益负责出面安抚乡绅百姓。所以基本上在没有曹军大将统领的县城,基本上全部望风而降。
鲁肃的军队兵分两路,一路由鲁肃和周泰率领,直扑北海国城下,进攻北海国的中心地带。
另一路由蒋钦和刘晔指挥,先是迅速攻占了北海国通往东莱郡的通道。
夏侯廉虽然勇猛,也只能固守城池期盼曹洪能够送来援军,只是夏侯廉不知道的是,他期盼的援军,已经根本不可能出现了。
夏侯廉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再加上鲁肃的周密部署,北海的防线很快就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周泰率领的精锐部队在连续攻城数日之后,率先攻破了北海的城门,城内守军措手不及,纷纷溃散。夏侯廉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退守城内,试图依托城内的建筑进行最后的抵抗。
然而,鲁肃的军队士气高昂,攻势如潮,夏侯廉的抵抗显得杯水车薪。
与此同时,蒋钦和刘晔在东莱郡的进展也十分顺利。东莱郡的守军本就薄弱,加上鲁肃的军队突然袭击,守军几乎没有任何准备,很快就被击溃。
蒋钦和刘晔迅速控制了东莱郡的主要城池,切断了东莱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夏侯廉在城内苦苦支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的粮草和箭矢逐渐耗尽,士兵们的士气也跌至谷底。
韩莒子、史涣和赵睿三员副将虽然拼死抵抗,但终究无法扭转战局。最终,夏侯廉在城破之际,被周泰生擒活捉。而韩莒子、史涣和赵睿在混战中被周泰阵斩。
鲁肃在攻占北海后,迅速让郑益安抚百姓,恢复了城内的秩序。他下令严禁士兵抢掠,并开仓放粮,救济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
北海的百姓虽然经历了战火,但在鲁肃和郑益的治理下,很快恢复了平静。
与此同时,鲁肃还派遣使者前往东莱郡,安抚当地的百姓和官员,确保东莱郡的稳定。鲁肃的这一系列举措,赢得了青州百姓的广泛支持,也为张固在青州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北海和东莱郡的平定,鲁肃的军队士气大振,青州的局势也逐渐稳定下来。鲁肃深知,青州虽然暂时平定。
但曹操的势力依然强大,未来的必然会迎来曹操的反扑,所以局势依然充满变数。因此,他在青州加紧练兵,修筑城防,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而此时的周瑜,经过海上数日的航行,已经领兵在乐安国悄悄登陆。
乐安国是青州的一处人口大郡,原本有四十二万人口。只不过这些年随着各种战事的不断,人口下滑严重。
而周瑜此刻选择在乐安国登陆,看重的便是乐安国与平原郡比邻,而青州刺史曹洪此刻就位于平原郡。
只要切断乐安国的通道,曹洪想要支援北海国的夏侯廉,就根本没有可能。如此一来,鲁肃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攻略北海与东莱两郡!
正是因为周瑜的这一番操作,鲁肃才得以轻而易举的就攻下了两郡的土地。
而当周瑜率领的水军在乐安国登陆后,就迅速展开了行动。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在曹洪的援军抵达之前,迅速控制乐安国的战略要地。
周瑜将部队分为三路,分别由甘宁、潘璋和贺齐率领,迅速攻占了利县。利县是乐安国的交通枢纽,控制此地可以有效地切断曹洪援军的行进路线。
甘宁率领的先锋部队率先抵达利县,凭借其勇猛和迅捷的战术,迅速击溃了城内的守军。由于攻击是从海上而来,利县根本没有预料到会受到攻击。
潘璋和贺齐则分别从两侧包抄,确保了利县的完全控制。周瑜在占领利县后,立即下令加固城防,并派遣斥候严密监视曹洪援军的动向。
与此同时,曹洪得知北海国遭遇攻击,立即率领四万大军从平原郡出发,准备经由乐安国支援北海。然而,曹洪并未料到周瑜已经抢先一步控制了利县。当曹洪的部队进入利县境内时,遭到了周瑜的伏击。
周瑜利用地形优势,在曹洪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甘宁、潘璋和贺齐分别率领部队从三个方向夹击曹洪的援军。
曹洪虽然勇猛,但在周瑜的精心策划下,他的部队陷入了混乱。朱赞、朱盖和段昭等副将虽然奋力抵抗,但无法扭转战局。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曹洪的部队损失惨重,被迫撤退回乐安县。周瑜则乘胜追击,进一步巩固了在利县的控制。
曹洪退回乐安县之后,便四处打探消息。两天之后,据探子回报,利县失守前一天。海面上出现楼船数百艘,遮天蔽日。这一奇景被沿海的几个村庄的居民看见。曹洪这才得知周瑜的大军原来是从海上而来。
这一消息让曹洪是又惊又怒,今天周瑜可以跨海攻击乐安。明天他就可以跨海攻击渤海郡,后天说不定就能攻入幽州。自家沿海的地区可能一处也不得安宁了!
就在曹洪焦躁不安之际,祸不单行。臧霸也带着尹礼逃到乐安。曹洪这才得知,泰山郡和鲁国已经接二连三的丢失了。
此刻,曹洪在乐安县县衙上焦急的来回踱步,堂下众将也都纷纷闭口不言。陈登也从治所赶来与曹洪汇合。
陈登原本跟随曹操身后充当谋士,只不过由于本身能力不够,再加上沮授、许攸与司马懿的出现,位置被占之后,被曹操下放到乐安任太守一职。
而随着徐州被张固占据,原本声名显赫的徐州陈氏因为根基不在,自此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而如今周瑜突然攻入乐安,陈登作为一郡太守却根本没有察觉,从而导致曹洪大败一场。这个责任恐怕只能由陈登来扛了。
这时,曹洪终于停下脚步,对陈登说道:“元龙,此次周瑜突然来袭,过错不在你,这事我会向丞相禀报!你不必自责,只是如今局势已然败坏至此,你有什么办法能助我?”
陈登听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回道:“多谢将军宽容。要说如今局势,兵力不足是最大的问题。根据情报,对面发动的攻势足足有十五万兵马,可是咱们呢?整个青州才八万兵马,而随着泰山郡与北海国的失守,已经丢了三万五千人,如今满打满算,咱们才四万兵力,结局如何还用多说吗?”
曹洪听后,叹了口气,说道:“兵力方面你不用管,我已经接到消息。丞相已经从南阳赶往兖州,兖州兵马已经开始往东平与济北国集结。”
“如今咱们需要面对的,就只有眼前周瑜的兵马。至于黄忠之流,自有丞相对付,咱们不用管!”
陈登听后,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还有转机。不过将军要知道,随着北海国丢失,鲁肃可以随时支援周瑜,具体对面会有多少兵马,这还是未知数。所以在下建议,还是要向丞相禀明情况,从河北调援兵方为上策!”
曹洪听后,点了点头。又看下堂下众人,郑重道:“既然如此,我这就去请援兵!诸位如今更需齐心协力,守好乐安国!”
堂下众人赶忙齐声答应。
……
喜欢三国之风起扬州请大家收藏:(m.25xsw.com)三国之风起扬州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