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造最强边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6章 绿化工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二天清晨,绿化工程正式启动。叶明亲自到现场指导树池开挖。按照设计,每间隔五丈设一个树池,与道路平行排列。

";侯爷,挖到三尺深遇到硬层了!";一个工匠喊道。

叶明检查后发现是古旧的路基:";正好,不用再往下挖了。铺碎石吧。";

工匠们按步骤操作:先铺一层拳头大的碎石,再覆上细沙,然后砌砖墙形成树池。最内侧抹上掺了麻丝的水泥浆,增强抗裂性。每个树池底部都预埋了两根带孔的陶管,斜向下延伸至更深的地下,用来引导根系。

";这陶管上的小孔做什么用?";小李好奇地问。

";透气透水。";叶明解释,";树根会朝着有空气有水分的地方长。这些小孔能让根须被吸引到管子里,然后顺着管子往下走,而不是横着长去破坏路面。";

围观的工匠们啧啧称奇。这种导根技术在现代很常见,但在古代无异于魔法。

树池建好后,接下来是选苗。叶明坚持要三年龄的健壮树苗,而不是老赵建议的更容易成活的一年苗。

";一年苗太娇弱,经不起风吹。";叶明检查着运来的树苗,";三年苗已经有一定高度,成活后很快就能成荫。";

栽树当天,几乎半个城的百姓都来看热闹。叶明亲自示范如何正确栽植:先在树池中回填疏松的肥土,将树苗竖直放入,再分层填土压实。最关键的是要在树干周围留出浅洼,方便集水。

";记住,栽好后头三天每天浇透水,之后每旬浇一次。";叶明边示范边讲解,";等雨季来了,就可以靠天吃饭。";

百姓们看着一棵棵笔直的树苗立在崭新的道路旁,眼中满是新奇。有老人拉着孙儿的手说:";娃儿啊,等这些树长大了,你就能在树荫下娶媳妇喽!";引得众人哄笑。

然而问题很快出现。栽树后的第五天,叶明巡视时发现几棵树苗的叶子开始发黄。

";怎么回事?";他蹲下身检查土壤,发现干得开裂,";这几天没人浇水吗?";

负责的工匠惶恐道:";侯爷,按您吩咐每旬浇一次,这才第五天...";

叶明一拍脑门。他忘了考虑这个季节的干旱程度。";立刻改变计划,每三天浇一次水。另外,去把阿英叫来,我有新想法。";

阿英匆匆赶到时,叶明已经在沙地上画好了示意图:";我想做一套简易的';滴灌';系统。用陶罐缓慢渗水的原理,减少人工浇水的劳动量。";

少女眼睛一亮:";侯爷是说,把水罐埋在树根旁边,让水慢慢渗出去?";

";对,但不止于此。";叶明画出更复杂的系统,";我们可以沿街铺设一条竹管主水道,每个树池分一支小竹管,连接一个多孔陶罐。这样只需要定期往主水道注水,就能自动灌溉所有树木。";

阿英兴奋地点头:";我爹能烧制那种多孔陶罐!侯爷,让我试试吧!";

三天后,第一套滴灌系统在一区试点成功。主水道利用地势自然流动,水流通过小竹管进入埋在树根处的陶罐,再从微孔中缓慢渗出,保持土壤湿润。这比人工浇水效率高了十倍,而且更均匀。

";神了!";老赵摸着湿漉漉的土壤,难以置信,";这比一瓢一瓢浇水强多了!";

叶明趁热打铁,又设计了配套的雨水收集系统。在每条街的尽头修建蓄水池,雨季储水,旱季使用。他还教导园丁们在树池里种植耐阴的草药,既抑制杂草,又能增收。

";侯爷,这薄荷种树下真能活?";一个老农蹲在树池边,小心翼翼地将嫩绿的薄荷苗栽入土中。

";不仅能活,还能驱虫。";叶明帮他压实土壤,";等长成了,您随时可以来采叶子泡茶喝。";

老人笑得满脸皱纹:";侯爷连这都懂,真神人也!";

随着绿化工程推进,百姓的态度从好奇变成了自豪。有人给树苗绑上红布条祈福,有妇人自发组织";护树队";,防止牲畜啃咬树皮。最让叶明感动的是,几个孩童每天清晨都会提着自家水桶,给树苗额外浇水。

一个月后的傍晚,叶明站在城墙上眺望。夕阳将新铺的道路染成金色,两侧的树苗已经抽出新枝,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颤。虽然离成荫还远,但已经能想象未来的景象——盛夏时节,浓荫蔽日,行人悠然...

";侯爷!";小李气喘吁吁地跑上城墙,";城南的百姓闹着也要种树,说不能光让城北占便宜!";

叶明笑了:";告诉他们别急,马上就轮到城南了。对了,让阿英多准备些陶罐,这次咱们把全城的主街都种上树!";

夜幕降临,叶明回到书房,在工程图上又添了几笔。他计划在每条主要街道都实施绿化,同时在城中央开辟一个小型公园,种植观赏花木,设置石桌石凳。那将是安阳府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绿地。

窗外,初夏的晚风送来淡淡草木清香。叶明深吸一口气,仿佛已经闻到了未来那个绿树成荫的安阳府。

喜欢打造最强边关请大家收藏:(m.25xsw.com)打造最强边关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