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友兰的内心深处并不觉得江南等地官员提出的赋税制度有什么不好的。
如果是一年前的他,说不定大力支持。
可如今却不同。
他的女儿已经是太子妃了。
贺友兰有了私心。
他得为子孙后代多着想。
永继帝把周皇后废了,十几年的皇后啊,说废了就废了。
周家一蹶不振,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贺友兰很是心惊。
他的锐气自然敛去很多。
开海运之事,已经得罪了漕运几省的官员。
茶马互市,又动了一批人的饭碗。
好在有薛文堂顶着,贺友兰不算显眼。
可是赋税改革一弄,天下多少官员骂死自己。
现在他活着还没什么,自己去世了,以后矛头对准的就是未来的皇后,现在的太子妃。
前朝整不垮你,后宫还整不垮吗?
万一有人通过后宫之事,打击贺家,那该怎么办?
所以,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他这个吏部尚书不能去做。
起码表面上他不应该支持。
冯檀不一样,他是户部尚书,管着天下钱粮。
他还没儿子。
冯家人丁稀薄,冯檀的女儿早都嫁人了。
冯老狗挨骂就挨骂,反正他干不了多久,活不了几天。
即便是用了新的赋税之法,大不了等他死了再废止就好。
尹先生不明白贺友兰现在的心思变了,没有那么纯粹那么锐意进取。
他只是愤愤不平,觉得自己太不幸。
薛文堂有些愁的慌。
永继帝总是想听他的意见。
关于赋税改革,永继帝拿不定主意。
他觉得贺友兰说的有理,又觉得冯檀说的也对。
最后总想让薛文堂拿个稳妥的主意。
薛守拙摊手。
系统说它也没有什么好法子。
清朝施行摊丁入亩,同时伴随的是火耗归公和养廉银。
这三者是有关系的。
摊丁入亩是为了减少百姓赋税负担,并且抑制土地兼并,那么必然要确保地方官员少收苛捐杂税。
所以要火耗归公。
也就是防止官员通过耗银给百姓增加负担。
那么官员收入少了,为了稳定他们继续给朝廷做事情,就要发放养廉银。
“要不,先让我爹建议养廉银的事情?”
然后再搞赋税改革。
至于白银货币化,恐怕只有商品经济大发展之后,才能让银铸币流通。
这件事急不来。
“都不知道虞朝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总之先一步一步来吧。”
永继帝在朝堂上再问起来赋税之事,薛文堂提出来【养廉银】。
“征收赋税之时,一切消耗可归朝廷承担,可以给各级官员发养廉银子。”
薛文堂这么一提议,贺友兰赶紧就驴下坡。
“如果有养廉银,促使官员一心为朝廷做事,那么赋税之法变革,则阻碍减半。”
如果能用养廉银把各级地方官的嘴巴堵住,让他们不抱怨,那么自己可以支持赋税改革,巴不得改得更深入才好。
冯檀听了,微微皱眉。
这样户部支出可是一大笔钱。
他开始计算税收增加和支出之间的差额。
看看划不划算。
他以前当师爷的时候,多少也学过钱粮师爷的本事。
粗粗算了一下,感觉还是比较划算的。
永继帝想了想,养廉银确实是比较巧妙的做法。
赋税之法改变之后,士绅都要缴纳,统一收取银子。
那么官员手里的耗银必然减少,不如把消耗都由官府承担,然后发养廉银子。
这样官员们不打自己的小算盘,百姓负担没那么重,税收也许还能更加顺畅。
要不现在各地百姓负担重,收到的税收却总是不足。
大部分都落在官员腰包里面了。
现在用一点儿养廉银子,笼络住官员,把赋税先征收起来,让国库更充实,确实是便捷法门。
“薛爱卿的提议很是不错。”
薛文堂擦擦汗,又蒙混过去了。
薛守拙和薛文堂分析过,养廉银未必能长久。
起码雍正时期的养廉银制度到了乾隆后期,就名存实亡。
刚开始地方官会觉得多了一大笔银子真好,但是渐渐地人的欲望会越来越强。
朝廷的银库充足,能保证养廉银的发行。
万一有一任皇上是个特别能祸害钱的那种,恐怕根本发不出养廉银。
不过现在永继帝手里钱多,不成问题。
反正薛文堂提出的解决方法,满足了永继帝的需求,又不得罪人。
贺友兰特别欣赏。
“这个薛文堂很厉害,又或者说他背后的师爷很厉害。养廉银,亏他怎么想出来的!总之,赋税之法可以改动,但是养廉银必须落实到位。如此一来,也不怕百官怨恨,哈哈哈哈。”
贺友兰认为,大师爷这一点比尹先生强,特别懂得朝堂上的平衡和进退。
用现代的话来说,大师爷懂政治。
尹先生想法太新奇太出格,不懂政治。
而尹先生对所谓的养廉银嗤之以鼻。
“这是什么狗屁主意?贪官杀了就好!有钱用在技术发展上不好吗?弄了半天,就想出了养廉银,真是笑话!”
喜欢绑定系统,做县令爹的无敌女师爷请大家收藏:(m.25xsw.com)绑定系统,做县令爹的无敌女师爷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