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185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九十三节 工业巨头的春天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七百九十三节工业巨头的春天

大明的工业巨头,轻工业还算正常,但重工业始终都有一种畸形发展的态势。

这是基于东亚地区本畸形的社会发展轨迹的,因为接连不断的战争,不但造了一个重工业体系,而且是一个偏重军事工业,偏重垄断模式的重工业体系。

这种畸形到了什么程度呢,以兵工厂举例,几乎可以说大明军事工业,甚至军事工业体系,是这家工厂。这家工厂到了什么程度呢,战前有二十五万员工,战后达到了三十万。这种规模意味着什么,拿德国最出名的克虏伯公司相,普法战争时期,克虏伯只有七千名工人,一战之前,克虏伯的工人数量达到了八万人。

可以说兵工厂的工人数量,竟然是一战前的克虏伯规模的四倍,这显然不正常。

是因为一次一次的国家投资,加后来接连不断的战争,催生了这个怪物。

而这个怪物出世之后,开始扼杀其他同类的成长,导致大明到现在为止,说重工业不行吧,他能维持几百万人的战争,说他强大吧,他没有一个健康的工业体系,没有大型、型和小型工业企业作为补充,兵工厂到军工生产,下到盖房子刷石灰它都能做。

唯一能跟兵工厂勉强抗衡的,是前几年法国金融工业联合体,施耐德在大明投资的施耐德公司,现在这家公司被铁路公司收购,铁路公司也跟兵工厂一样,将一个行业名词“铁路公司”做成了品牌,说铁路公司大家不会想到是经营铁路运输和修建铁路的公司,在大明会想到这家什么都做的公司。

铁路公司经营主业是铁路运输、修建和维护,为此他向边际产业扩张,收购了施耐德,目的是生产铁路机车和其他设备;在山西收购大小煤矿,目的是给铁路运输带来稳定货源;他还组建了商船队,目的是方便河铁、海铁联运。总之围绕铁路产业,打造出了一张封闭式的产业络。

这倒是这种公司的性质都很难划分,你说他是运输企业吧,他还生产铁路机车,说他是工业企业吧,他还经营煤矿,说他是矿产公司吧,他还有自己的保险公司。

不过是铁路公司,也无法跟兵工厂相较,因为铁路公司不算铁路的工人,他的技术工人数量只有五万人,战前是三万人,增长已经很迅速了,但这种技术的扩张,往往资本要慢得多,最大的壁垒往往不是资本壁垒,而是技术壁垒、化壁垒和政治壁垒,用了不到十年将技术壁垒推进了百分之六十,这家公司的扩张速度已经很惊人了。

能跟这两大巨头相的重工业企业,在大明根本找不到,唯一值得一提的企业,一个是从民间红海杀出来,以仿制缫丝机器起家的陈联泰机器厂,有技术工人一万人。陈联泰成功从一众小作坊杀出,除了他自身最早仿制西方机器外,听说陈联泰很早将他一个儿子送去兵工厂学徒,一学是十年,而且跟着瑞典发明家埃里森身边设计和制造船舶学了五年时间。所以他一回来,陈联泰开了造船厂。不好的是,从兵工厂学艺的陈联泰,也在一步步走向兵工厂的道路,同样是什么都做,自己做蒸汽机,自己造船,甚至为了造船厂的销路问题,组建了自己的航运公司。

另一个则是当年埃里森跟他的好朋友诺贝尔在赤湾建造的一家机器厂,现在工人有八千左右,这家工厂的技术水平毋庸置疑,诺贝尔和埃里森都是瑞典专业的工学院毕业,同时还是颇有天赋的发明家,他们不但生产水平高,而且设计能力强。现在已经成为大明最大的船用螺旋桨和各类轴承供应商。基本大型造船厂的螺旋桨和轴承都是他们供应。可这样一家技术实力雄厚的工厂,却是在一次次失败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十年前,它还是一家造船厂,可惜埃里森各种发明家的思路下,船厂半死不活,确实搞了很多创新,但连连亏损。埃里森死后,小诺贝尔来这里接手了这家工厂,关闭了造船车间,侧重生产公司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小诺贝显然不但是一个发明家,还是一个稳健的企业家,在他的管理下,这家公司开始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在大明经济体系占据了一席之地。

小诺贝尔显然是另一种思路,他经营火药公司也是这样,一开始他父亲的工厂什么都生产,为了求生,还主动发明了许多机械,如利用杠杆原理,帮当地的油坊生产省力的变速转动装置,生产各种橡胶产品,雨靴、雨衣、轮胎等等,生产各种机械设备,打到锻锤,小到各种机床等。

小诺贝尔大肆关闭各种不盈利的生产线,没什么竞争力的机械制造厂基本关闭,橡胶产品只保留了轮胎生产,因为雨靴、雨衣在这个习惯了草鞋和蓑衣等草编手工制品的国家,没什么市场。然后是火药工厂,完全专注于火药生产,衍生出来的肥皂生产宁可交给别人,自己也不做。

显然诺贝尔是另一种思路,但同样是垄断,因为他在自己所从事的产业内,都做到了第一,大有一种某种产品无法做到前几不做的架势。

机械行业十年前还存在的佛山铁行也炮行,也被铁路公司收购了,熟练的技术工人成为铁路公司打破兵工厂技术垄断的一份力量。两家行会衍生来的工业企业,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管是哪种思路,大垄断企业都极大的抬高了行业门槛,导致大量型企业无法生存,型企业要么努把力,像陈联泰那样的,自己成为巨头。要么像铁行和炮行,被大公司兼并,成为人家的一份子。

缺乏专业的型企业,整个市场被垄断巨头瓜分,小型企业严重作坊化,只能在维修行业生存,他们成为大企业的可能微乎其微。也是说整个行业高度固化了,垄断巨头铸起了一道高高的壁垒,不给任何后来竞争者崛起的机会。

朱敬伦不在乎出现几个财阀型企业,但是他本人是不喜欢这种垄断性公司的,他所受的教育告诉他,垄断巨头带来的,是高利润、高剥削和经济危机,当这种公司跟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本能的排斥这种公司。

这些垄断公司,没有型专门化公司为他们做配套,他们自己的一个个车间是自己的配套单位;他们一个公司,是一个产业,是一个工业体系。收缩的时候,他们不会给任何对手进入他们领域的机会,筑起高高的壁垒。扩张的时候,他们可以向任何方向扩张,杀的任何对手毫无招架之力。

现在大明通过鼓励去北方投资的政策后,突然发现,还是这些垄断寡头的天下。

山西的煤炭是两家争夺的焦点,铁路公司有先发优势,当年修建的大秦铁路归属于他。兵工厂申请了修建正定铁路,通过太行八陉的井陉,连接太原和正定(石家庄);铁路公司有山西的南北通路,穿过大同盆地、太原盆地等河谷地带的同蒲铁路。兵工厂申请修建了走太行陉进入山西长治盆地最后连接太原,通过保定过蒲阴陉、飞狐陉通往大同。

双方都是沿路抢夺资源,开发矿产,投入大,利润高。

铁路公司有从秦皇岛到大同、从青岛到郑州、西安最后到兰州的北方横向大铁路。兵工厂修建从天津,通过保定连接正太铁路,接着从太原往西进入陕西,从延安南下到西安的东西铁路。

总之美国战争之后,双方都将生产从军火重新转向了铁路和铁路设备后,纷纷加大了铁路修建的速度和规模。南北合并之后,又纷纷去北方抢夺铁路线路。

在铁路是兵工厂进攻,铁路公司防守,而在机械工业,则是铁路公司开始进攻,而兵工厂在防守了。

兵工厂在机械生产有绝对的优势,还因为历史原因,早早圈占了越南的铁矿和煤矿,过去施耐德公司都得靠兵工厂旗下的矿山供货。铁路公司收购施耐德之后,不愿意看到这种制约,不但跟兵工厂争夺三西的煤矿,还借助铁路优势,圈占了东北铁岭、抚顺一带的煤铁资源。

向北方投资的优惠政策出来之后,铁路公司决定,在沈阳等地投建钢铁机械联合企业,直接生产成品降低成本。不但生产铁轨、铁路机车等铁路相关产品,还大肆介入兵工厂的军工生产领域,造船领域。

两大巨头在整个国的跑马圈地,疯狂投资报纸天天报道,仿佛一场战争,但客观带动了北方的交通,矿产等领域的发展,对改善经济水平起到巨大的作用。

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m.25xsw.com)大国崛起185725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